關於.都達村
都達(Toda)命名於賽德克三大語系之一,都達村是賽德克族傳統生活方式與文化的保存地。這裡,歷史與自然相融,每個角落都蘊含著智慧的傳承,成為文化守護與展示的寶庫。
來到都達村,體驗賽德克族的傳統生活方式,深入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。從老照片到傳統房屋,從農耕到狩獵,都展示了賽德克族如何在時代的變遷中,保留並延續他們的文化根基。都達村不僅是文化的堡壘,也是現代人重新思考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靈感來源。
都達傳統屋
建築智慧:從半穴居房屋感受生活哲學
都達村文健站旁的半穴居房屋展示了賽德克族的建築智慧。石板屋頂與木牆設計,不僅隔熱保暖,還能提供點火取暖的功能。屋外掛著家中男子狩獵的獵物頭骨,象徵勇氣與技能,體現了賽德克族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方式。
穀倉、傳統屋和瞭望台
文化教育的核心
都達國小是都達村的文化教育中心,擁有穀倉、傳統屋和瞭望台。瞭望台上的鋁罐裝置,是村民用於驅趕麻雀的傳統工具,展現賽德克族人對自然的觀察力與巧妙應對。學校不僅傳授現代教育,還承載著賽德克文化的傳承責任,為能高山村遊增添一處探索文化的必訪地。
平靜吊橋
仁愛鄉清境農場與都達村間隔著百米深谷,往來需繞行20公里。舊吊橋僅供行人與機車通行,且 921大地震後受損嚴重。為改善交通,南投縣政府向原民會爭取補助並自籌經費,投入7,600 萬元建造新橋,於2020年通車,縮短車程至 20分鐘。
新平靜吊橋採鋼構設計,橋塔塗上賽德克族紅、白、黑三色,全長123公尺、橋寬3公尺,可承載13.5公噸,供3.5噸以下車輛通行,不僅提升交通,也成為部落救援通道。雖 2021 年都達村更名,新橋仍沿用「平靜」之名,象徵歷史與族群連結。
老照片
歷史見證:從影像中追尋過去的足跡
都達村的文健站二樓展示了數十年至百年的歷史照片,記錄了賽德克族在日本統治時期的生活與歷史變遷。這些珍貴影像為遊客展現了賽德克族如何在時代變遷中堅守文化,為能高山村遊增添濃厚的歷史意義。
鹿谷達雅部落
走在鹿谷達雅部落小徑上,彷彿穿越時空來到了日本,這裡保留著著日治時期用檜木蓋成的低矮木屋,寧靜的街道上承載著歲月留下的時光,讓人不禁神遊了起來。